慈悲,以儒家的語言,是「惻隱之心」,用現代的說法,是「將心比心」。心有慈悲其實並不難,它可以在生活中,工作中,言談中得到實踐。看見一朵花開,會覺得美好;看到路邊一隻流浪的小狗,想把它帶回家;為什麼世界上有這麼多無法溫飽,生活困苦的人,和沒有辦法上學的孩子?這就是一種慈悲的感悟。
佛教哲學認為;萬物是平等的。這是因為人世間有太多的不公平,不公平是因為大家皆從「利」字著眼。慈悲,以一個「捨」與「得」的相互關係,打破了這個「利己」,它是一個「放下」的學習,把所擁有的奉獻給別人,不僅僅是金錢的付出,也可能是一個微笑,一個讚美,一個關心,一個提醒,或一個幫助。心慈悲了,就會對別人好,對事事好,自己也就會跟著好。善心喜捨,常有福報。
|